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
搜索
今日热搜

第十三章:前途一片大好啊

作者:君不行兮夷犹 字数:2214 更新:2023-02-12 02:38:33

唐卓心中长舒了一口气,至少在大元朝,他的性命是有保障的!

作为穿越人士的唐卓,像这样拉风的稀有人类,无论在什么地方,就好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,那样的鲜明、那样的出众,那忧郁的眼神(穿越到穷的掉眼泪的山区)、唏嘘的小jj(三岁半)、绝世而独立的气质,还有蛮夷的发型、服饰与口音,都深深的吸引了儒家卫道士们,追在屁股后面,喊打喊杀。就算在瑶寨,叫蒋丙的小蛮仔不就注意到了吗?还要说其他成年人?摸着寨里的名叫‘阿黄’大黄狗的狗头,如此忧伤,唐卓都想鬼哭狼嚎一首肖邦的夜曲,纪念他死去的上一世,跟夜里山风一样的声音,心碎的很好听…

幸亏穿越到‘我大元’,如果穿越到其他朝代,比如说一百多年前,被异时空狂吹的人文最繁荣‘俺大宋’、‘俺南宋’,一不小心成为岳飞,傻瓜式的冤死风波亭,那就mmp了。岳飞被儒臣们用‘莫须有’的罪名而误掉卿卿性命,这个‘莫须有’是南宋特有的发明创造,真是令人大开眼界,当然被后来者—朱明、‘俺大清’一一效仿,成为两千年中国黑暗中世纪最为黑暗可耻的一幕。

在其他儒门当权的年代,特别是州城、县邑,要谨言慎行,戴上面具、打上官腔、说着口是心非的话,不然一不小心不知道触犯掉哪一条刑律,被砍掉脑袋就傻眼了。作为穿越人士,唐卓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,不能触碰雷区。一旦被人发现与周围民众格格不入,‘言行不正’、‘乱力鬼神’、‘口吐狂言’、‘不合礼法’,‘思维变异’、‘眉清目秀’(娈书童)、‘根骨清奇’(人药),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之下变成:‘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’、‘楚虽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’试问一句,焉有命乎!

除此之外,至少还有不知所云四五百条死刑刑律等着你来,那就呵呵呵了,不知道怎么死的,这就太冤了。死了之后,还要扣上帽子,被后来人作为教训,遗臭万年...这就是两千年中国黑暗中世纪的真实本质,鲁迅先生说:凡事总须研究,才会明白。古来时常吃人,我也还记得,可是不甚清楚。我翻开历史一查,这历史没有年代,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“仁义道德”几个字。我横竖睡不着,仔细看了半夜,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,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“吃人”!唐卓可不想吃人,也不想被人吃...不仅仅是思想吃人,是真真实实的食人,儒门推崇的明君齐桓公就是最好的榜样,三岁小孩都能吃,还有什么不能吃的?

到目前为止,唐卓还纳闷‘我大汉’的一千条死刑刑律是怎么来的?难道‘我大汉’缺少肉食、缺少器官靠死刑来弥补?我勒个去!在街上、被窝里、床上嗨皮的时候骂两句刘汉也要掉脑袋?那就mmp了,对比起来,现代的长城网还是有进步的嘛,要强一点。长城网只是扼住你的喉咙,不让你发言而已,古代就是直接砍你脑袋,人身物理毁灭。我们要感恩戴德嘛,不要‘端起碗吃饭,放下筷子骂娘’、至于随便砸‘厉害了,我的国’的锅,更是反动透顶。我们要坚决打击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,就像我们被教育灌输成,一见蒙元,开口大骂,蒙元不仁不义不德不道,呵呵呵。

至于乡里宗族,更加不用考虑了,自古皇权不下乡,性命可不由你,而是族长、乡长来掌握的。穿越人士所谓的‘我命由我不由天’、‘天要灭我我灭天’,光凭这两句,就等着被斩首弃市吧。估计还没走出小山村(新手村),就被直接当成废料堆肥,或者作成人肉包子了。

所以说,穿越到大元是唐卓的最大幸运,‘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世还生种花家’应该是‘此生无悔入海内,来世还生大元朝’,哈哈哈。

考虑到社会地位,中国儒家统治时期的四个等级‘士农工商’,作为南地蛮夷,唐卓肯定不能当官,首先出身不好,你的出身比‘溪狗’陶渊明要高贵?南方人出身再高贵,在自吹‘华夏正统’、‘中原正宗’的汉人们眼里,也是狗,还是‘溪狗’!南地不同蛮夷,就是不同的狗嘛,瑶人就是狗变得----汉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,写进了史书。当然,异时空大黄狗是始祖狗,最早的狗源自南方蛮夷的驯化,跳题了,只是说上这么一句。

再说当个小官也不会钻营,比不上儒门千年的经验传承嘛,优势无从谈起。蛮夷当官,首先朝中没人啊,自古官官相护、亲亲相隐。其次当官,一步一步往上爬,不好操作,前途小的很,所以唐卓当不了官,至少当不了文官。哦,文官还要科举,科考个mmp,马列都读不来,还科考,屁。如果唐卓参加科举,估计元代孔乙己将要提前出炉了。

一问到科举当官,唐卓的老爹唐大二,就是这样教育儿子的:“科举是不可能科举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科举,做无本生意又不会,只有靠打猎维持生活这样子。我超喜欢我们森林的,这里的人个个都是人才,说话又好听,回到森林就像回家一样”。哦,原来唐卓的家族是游猎出身。

当官不行,当个小吏总可以吧,至少油水是有的吧,而且还很丰厚,所谓‘宰相门前七品官’,不就是这样嘛,当个看门的,还相当于朝廷的七品官员呢。小吏有那么好当?自隋唐以来,官、吏分野。吏员作为各级政府机关中的办事人员要想擢升为官,难比登天。

哦,在‘我大元’例外,吏不问出身。当吏不错,关键是要有本事。大元帝国受蒙古人实用主义之影响,官、吏界限并不如其他朝代那样明显,大量官员是从吏员中擢升。而且,元代的吏员地位亦较之其他朝代更高,某些政府机构的吏员最高可有六、七品之品级。

元代前期虽未开科举,然而大量儒家门徒通过吏进之门,进入官场,可见儒家对吏员是趋之若鹜的。元人陶安亦有论述:“朝廷以吏术治天下。中土之才积功簿有致位宰相者。时人翕然尚吏。虽门第之高华,儒流之英雄,皆乐趋焉。”
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52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立即开通VIP免费看>
立即购买>
用礼物支持大大
  • 爱心猫粮
    1金币
  • 南瓜喵
    10金币
  • 喵喵玩具
    50金币
  • 喵喵毛线
    88金币
  • 喵喵项圈
    100金币
  • 喵喵手纸
    200金币
  • 喵喵跑车
    520金币
  • 喵喵别墅
    1314金币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